推行綠色制造,已成為當前國際社會的大趨勢,更是我國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經之路和實現制造強國的內在要求。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中國制造2025》也明確提出要堅持綠色發展的基本方針和實施綠色制造工程。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又發布了《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進一步對“十三五”時期的綠色制造體系建設,作了明確部署,提出要加快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綠色工廠??梢姡G色發展已成為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著力點之一,為今后紡織行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為了進一步加快推進紡織行業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使綠色制造成為紡織經濟增長新引擎和國際競爭新優勢,8月13日,“紡織行業創建綠色工廠交流研討會”在廣東佛山舉行。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寧,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顧問楊東輝、副秘書長孫淮濱,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陳立輝,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處長楊尚寶和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鋒等有關領導、專家和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為了更好的在“十三五”推進紡織行業綠色發展,加強對企業節能減排專業技術的指導與服務,中紡聯環資委與工信部電子五所就今后創建紡織行業綠色制造服務平臺、綠色產業發展培訓基地和綠色工廠試點示范等合作事宜簽署了《綠色制造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決定以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為紡織行業綠色工廠創建試點單位。
紡織行業作為中國綠色制造發展的先行者,不僅綠色發展理念領先,而且行動迅速,效果顯著。會上,中紡聯環資委創新的提出了綠色工廠應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五化”評價原則來進行創建。其中,廠房集約化主要體現在廠區建筑、設施合理布局上,盡量采用廠房多層設計、污水處理廠立體設計等方式,設計布局合理,工廠建筑達到綠色建筑要求(節材、節能、節水、資源循環)以及單位面積土地的產值應處于同行業先進水平;原料無害化體現在包括建筑、場地、污水處理設施、站房等所需的材料,充分考慮其環境影響值、是否可再生、壽命、無毒無害等因素;生產潔凈化主要體現在綠色采購、清潔生產以及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裝備,進行節能減排技術改造等;廢物資源化主要體現在清潔能源的使用、主要用能設備實現三級計量管理、能源節約及高效利用以及單位產品綜合能耗符合國家、行業或地方限額要求,萬元產值綜合能耗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單位產值碳排放量在同行業處于先進水平等;能源低碳化主要體現在高濃度、低濃度廢水分質處理,分質回用,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優于地方或行業標準要求,廢水回用率達到40%以上。從無組織排放到有組織排放,再到治理措施,達到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要求;廢氣余熱回收、油脂回收等。邊角廢料、包裝材料、化學品(PVA漿料、絲光淡堿)等的回收利用以及采用污泥減量化工藝,進行無害化處置,盡可能的進行資源化利用等方面。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高勇對中紡聯環資委與工信部電子五所展開的綠色合作以及彩輝公司創建綠色工廠試點給予了高度贊揚。他表示:“作為世界紡織大國,我國纖維加工量占世界50%以上,出口額達到世界1/3,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是,在生產過程中還存在一定污染,與國家倡導的生態文明理念還有一定差距。國家將綠色發展作為我國‘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發展的著力點之一,不僅為紡織行業今后的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也將是紡織行業‘十三五’發展的重點。因此落實可持續發展,實施綠色制造,對紡織行業實實施綠色制造對紡織行業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意義深遠。”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司副司長高寧表示:“紡織行業作為一個環境敏感型和資源依賴型的傳統制造業,與實施綠色制造工程密切相關。未來五年是落實制造強國戰略的關鍵時期,也是實現工業綠色發展的攻堅階段,更是紡織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五年。推動綠色增長、實施綠色新政是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共同選擇,推進綠色發展是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必然途徑。希望紡織行業能夠成為綠色制造的示范行業,著力解決行業內部的資源環境問題,充分發揮行業帶動作用。
為了實現綠色發展,近日工信部出臺的《工業綠色發展規劃(2016-2020)》,就是想以組織實施綠色制造工程為抓手,全面推行綠色制造,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升級,積極引領新興產業綠色發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將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工業全領域的普遍要求,力爭率先實現《中國制造2025》綠色發展目標:到2020年,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比2015年下降25%,規模以上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預計下降18%,建成千家綠色示范工廠和百家綠色示范園區。
“十三五”期間,紡織工業將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等政策文件中綠色發展的目標和要求,在進一步提高綠色發展意識的同時,加快實施生產過程綠色化改造,真正肩負起紡織產業鏈上的生產企業綠色發展的社會責任。特別是即將出臺的《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還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和“四大重點工程”來進行攻關,構筑綠色紡織藍圖。六大重點任務分為:一是提升科技創新水平;二是全面推進品牌建設;三是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四是優化產業區域布局;五是加快企業結構調整;六是建設多層次人才體系。四大重點工程分別為:智能制造重點工程、紡織新材料重點工程、生態文明重點工程,以及質量和品牌重點工程。
作為紡織行業首家綠色工廠創建試點單位,佛山市順德彩輝紡織有限公司將按照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則分類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工廠建成后,將作為針織印染行業節能減排新技術的宣傳推廣和培訓基地,并為新技術提供測試、升級、改造等實驗場地,定期開展技術示范交流活動。彩輝紡織多年來始終以節能減排、低碳生產經營為目標,所生產產品達到了生態紡織品技術要求,某些指標甚至更好(甲醛0含量等),先后通過了ISO90001:2008、ISO14001:2004以及OHSAS28001:2007認證,并獲得Oeko-Tex Standard 100第一類產品的認證,走在了行業綠色發展的前列。
“此次會議的召開,不僅為紡織行業綠色發展樹立了新的典范,更全方面、多角度的構筑了紡織綠色發展的未來和希望,必將在全行業掀起‘綠色風暴’?!敝袊徔椆I聯合會顧問楊東輝表示,綠色發展是實現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今后環資委將繼續以百萬義診、生態文明萬里行等活動為抓手,加速行業綠色轉型。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副所長陳立輝,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環資委常務副主任,孫淮濱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部副主任程晧分別圍繞綠色發展理念、建設綠色制造體系,加速提升綠色制造行業整體服務水平,紡織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及綠色發展重點方向以及紡織行業創建綠色工廠的產業基礎和評價原則進行了發言。國家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處長楊尚寶,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項目官員陳蓉,世界自然基金會長江項目總監任文偉,機械工業第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綠色建筑所所長許遠超還圍繞如何構建綠色制造體系和建設綠色工廠,借力供給側改革,以“三品”戰略和綠色發展戰略為契機,加速行業轉型升級,進行了交流與探討。